EnglishEnglishFrancais
精彩网络课堂
[收藏] [RSS订阅] [打印] [字号: ]

为教育事业奋勇前进的北京达德培训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30

名校之特在于个性,名校之魂在于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一个优秀的校长可以容忍物质上的不足,但决不能容忍理念上的欠缺。只有思想始终抢占制高点,我们的工作才能抢占制高点。我们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理念,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我校参加了青基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并确定其为我校的校本课题进行实验与研究。2004年11月1日,我校千余名学生列队校园,齐诵《少年中国说》、《陋室铭》等古诗文。我们的口号是: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校每天20分钟晨读,课前2分钟,课间操后千人诵读和每周四古诗文活动课给学生诵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古诗文擂台赛、校园电视台古诗文赏析、古诗文诵读考级制度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邀请家长参与,领导、教师均有必背篇目,师生家庭古诗文诵读汇报定期举行,千古美文已在校园内外广泛传诵。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时间使学生走出学校时,都能熟练诵出300篇古诗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到那时,学生即使达不到出口成章,但对其作文、做人、做事都将会是大有益处的。

    环境诗化  书香四溢

    很多人走进我校都会感觉耳目一新、别具一格。这感觉从何而来?就在于环境布局的和谐性、艺术性和鲜明独特的个性。一进校园,集民族艺术为一体的“诗书画印文化墙”首先映入眼帘,中国特有的书法、国画、诗词、篆刻等民族艺术展现在校园四周,一千二百六十余字的《新三字经》在长城背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赏心悦目,铁岭八景、咏梅图等分列于西北西南院墙,清新质朴、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启迪与享受。

    楼门楹联“求知需百苦百苦换百乐乐于破万卷,育人须多思多思得多甜甜在植新苗”及“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彩喷图画,激励着全校师生在求知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楼内,鲜花簇拥的“诗书画印文化墙”独具特色、古朴典雅、书香四溢,使师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怡心怡情;百余首古诗文名篇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走廊两侧,使学生举步移目都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如入芝兰之室”。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导引着学生的言行,如“拾一片纸屑,美了校园也美了你”等,颇为隽永,耐人寻味。每层楼梯口开放式书架为学生课间阅读提供了方便,营造了一个随时学习、随处学习的读书氛围。京剧脸谱、剪纸、篆刻、中国结、竹简字、楹联等民族艺术作品,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变铃声为名曲  增添文化韵味

    铃声,作为学校调控作息的信号,师生们再熟悉不过了。每日从微曦初露到灯火阑珊,在一阵阵尖厉的铃声中,师生们忙碌着一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这单调刺耳的铃声,实在让美丽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大煞风景。为此,我校于2004年9月,在全区首家实施了“课间铃声变悦耳名曲”工作,乐曲全部选自民族音乐。既陶冶情操,增加音乐素养,又弘扬了民族文化。当美妙悦耳的《步步高》、《茉莉花》等民族乐曲响起时,同学们或秩序井然地走进教室,或兴高采烈地跑向操场,为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过民族节日  品味中国文化

    民族节日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传承传统节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因此我们把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要求学生在春节期间说两句话——“您辛苦了”、“春节快乐”。做四件事——鞠躬、让食、洗脚、抄春联。提醒同学们用心去体验春节浓浓的“中国味”,感受醇醇的“中国情”。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净化自己的心灵。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重阳节是我校的“孝敬日”,开展“当一日家长”爱老敬老教育活动。端午节给学生讲解节日的由来,开展书画大赛,纪念爱国先人。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孔子诞辰日举办“读千古经典,与圣贤为伍”古诗文吟诵会等。总之,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育活动,使民族文化在我校得到了普及、延续和发展。

[收藏] [RSS订阅] [打印] [字号: ]